林冠截留相关论文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植被系统对水分的调蓄功能,为水源涵养林营造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
林冠截留是森林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自然保护区的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本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导致内涝灾害频发、水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老城区由于基础设施老旧面临的......
学位
通过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自动采集系统,对油松、侧柏、刺槐三种植被截留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植被林内穿透降雨与林外......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些不断增长的人工林不仅在保证木材供给、提供林副产品和工业原料等方面发挥......
1998年我国“三江”(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仅长江流域灾害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666亿......
本研究开发的林业统计分析软件,能直接处理Excel电子表格、Access数据库以及网格数据,数据的录入和编辑非常方便,并具有林业数理统......
闽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严重,给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森林则通过其林冠层、林下植被层、......
经济林由于其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成为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要林种之一。但由于存在着物种选择、模式配置和林分结构不......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站的北亚热带次生毛竹林林冠降雨再分配的观测研究,探讨了场降雨林冠截留、透流雨和干流动态......
本文以森林水文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定位研究的方法,从林冠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四个主要作用层对湖南北部四川桤木人工林、......
杉木林是南方亚热带地区重要的人工林植被,为研究杉木人工林降雨截留特征,以及杉木年轮宽度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中亚热带地......
本文介绍了森林水文学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实际运用,并以国家林业局新疆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依托,用定位定量研究的方法,......
阔叶红松林是东北亚地区的地带性森林和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原始红松林更是中国东北东部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在经过掠夺式......
本文通过对江苏下蜀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的次生栎林(Quercus variabilis BI.)与毛竹林(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林......
本文的试验区设在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在研究区内上、中、下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林分建立了9个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并对研究区不同植......
杉木林分布广泛:其面积约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25%,其蓄积量占全国人工林总蓄积量的30.4%,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
本文以湘潭锰矿废弃地内栾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林内降雨分配规律和森林水文生态功能过程以及对水质的影响改善作用进行了研......
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Ⅱ集水试验区进行,以湖南会同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林冠结构特......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水资源不足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的研究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
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是植被与环境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深刻认识植被的水文调节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森林水文问题。本文......
对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3种类型人工水源保护林降水再分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年间,大气降水总量545 mm,刺槐林穿透降水量43......
在林冠对降雨截留过程的研究中 ,将理论模型的考虑方法和经验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新的半理论模型。这个半理论模型既......
为了探究毛竹林林冠截留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定位观测了毛竹林的林冠截留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子数据。......
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和集水区技术,利用2006年至2009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豫南低山区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结果表明:系统年平......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对于四川贡嘎山暗针叶林单场降雨的适用程度,利用2001年贡嘎山暗针叶过熟林单场降雨数据,运用Gash模......
从林冠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林......
为探讨三峡库区不同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选择位于湖北库区中上段的巴东县、重庆库区下段的四面山、缙云山的针阔混交林和......
为了研究秦岭典型地带性植物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选择陕西宁陕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5龄天......
在湖北省太子山选取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麻栎与五角枫混交林、柏木与红果冬青混交林、马尾松与红果冬青混交林共5种林分作为研......
林冠截留是水文循环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为探究降雨特征和林分特征对樟树林冠截留效应的影响,针对降雨量、降雨强度、叶面积指数(LAI......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法对官司河流域的马尾松林林冠截留、林内穿透雨以及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林分中林内穿透雨量和树干......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观测生长季阴阳坡刺槐林地的降雨状况,分析了透流量、干流量、截留量、透流率、干流率、截留率与林外降水......
本文通过已有资料,对南小河沟流域刺槐、油松、侧柏三种不同林地的降雨量、林冠截留量、地表径流量、渗漏量以及蒸散量之间的水分平......
基于国家林业局新疆天山森林生态观测站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天山云杉林林冠截留、林冠穿透流、树干干流与降雨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
收集大量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林冠截留功能研究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模拟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林冠截留的地理变化规律。结果......
2005~2006年在丹江口库区对马尾松与柏木混交林的林冠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进行了水文生态效应研究,并以荒坡地作为......
根据半干旱地区樟子松林冠截留降雨的实测资料,对林冠截留与大气降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几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林冠截留及林内......
试验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五种树种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情况.结果表明,针叶树的截留量高于阔叶树的截留量,森林对降雨的截留率平均为3......
开发的林业统计分析软件能直接处理Excel电子表格、Access数据库以及网格数据,并具有林业数理统计中常用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
主要研究了滇中地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的四种植被类型(桉树人工林、云南松林、针阁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林冠截......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的适用性,基于2003年的热带季节雨林气候及林冠特征观测数据、采用Gash模......
林内降雨通常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刻上都要迟于林外降雨,这种作用可称之为林内降雨的时滞效应,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
截留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林冠和枯落物截留实现对大气降水的二次分配过程。为深入认......